查看原文
其他

「只为女性服务」可能是对女性主义疗法最大的误解|彩虹心理学

小悟生心理 北同文化AllForQueer 2022-11-25


有个朋友最近和我聊到,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她父亲突然当着所有亲戚的面对她说:


「要学学打扮自己呀,这么大的的女孩子了,外表也很重要呀。」


「我超级难过。」 她对我说。


图片来源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哪怕已经在接受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哪怕已经在自我接受和认同的路上行进很久,不属于传统女性特质的那部分被轻易打量评判的时候,我们仍然无法自如地表达内心的愤怒,仍然无法坦然面对这样尴尬局促的场面。


这次对话后,我联想到咨询师张春提出的女性抑郁与双重束缚。


图片来源 |「青年心理健康公益行动——回声计划」系列纪录片之「回声:倾听」


越来越多的女性感受到自己切实体会到的痛苦与其他女性有共通之处,但我们并不完全明白这痛苦并不源自个人特质,而是大环境下的女性共同面临的困境。


那在心理咨询中,有针对这部分痛苦的疗法以及流派吗?这些痛苦会被如何定义呢?这部分群体仅限女性吗?


图片来源 | 《塔利》


没错,近年来,女性主义疗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简而言之,女性主义疗法是针对父权社会中失权的每一个个体,通过赋权增强ta们的自我感受与自我权力,从痛苦中觉醒的疗法。


我最近正好在读劳拉·布朗的《女性主义疗法》,关于这种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疗法,这本书是大陆第一本专门论述女性主义疗法的译著,同时也被认为是了解它的必读书目之一。


女性主义疗法仅仅针对女性吗?


它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的?


期间经历了怎样的重要转变?


女性主义疗法和其他理论是什么关系?有哪些重要概念?


如何实践女性主义疗法理念?

关于这些问题,《女性主义疗法》是如何回答的?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出版社/2021-4出版



01


女性主义疗法仅仅针对女性吗?


不是。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女性主义咨询不仅针对顺性别女性,其ta性别也可以从中受益。


「女性主义疗法的最高目标是给来访者赋权并培养来访者的女性主义意识,治疗关系被视作一种环境,在该环境中,由于咨询师设定了原则及界限,且ta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与界限,从而,来访者能够体验到一种以平等关系所承载的社会环境。因此,对每个寻求帮助的个体制订平等而又能实现赋权的策略是女性主义实践的核心。


👆本文来自小悟生心理注了解更多彩虹心理学

02


女性主义疗法是如何产生的?


最初的女性主义疗法是一种为女性提供的心理咨询,它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起源于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中意识觉醒中对女性在心理咨询中的体验的思考。


它以一种抗议和革命性的实验为起点,旨在修正时代背景下带有性别歧视的治疗方法(Rawlings &Carter,1977;Rosewater& Walker,1985)。


当时来访者在心理健康领域仍会遭遇无处不在的厌女症或刻板印象。例如精神分析理论在其理论解释上隐晦地贬低了女性(Bernardez,1995;Luepnitz,1988),而霍尼认为阴茎嫉妒的概念也许仅仅反映一个成年男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冥思;人本主义疗法虽然对女性的经历持开放与接纳的态度,却常常缺少防止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产生性接触的界限,并在鼓吹自我实现的同时持续地强化钳制女性的社会规范。


图片来源 |《塔利》



03


女性主义疗法的4个发展阶段


女性主义疗法发展至今经历过许多重大的转型与发展,已从对女性和性别议题的单一关注转变为一个兼容并包的关注所有人的实践模型。


女性主义咨询师曾是专属女性的称谓,然而如今这一队伍已经包括了许多男性,也包括其ta性别。


劳拉·布朗将女性主义疗法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反映了主要在美国范围内掀起的女性主义思潮,分别为: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早期:

无差别女性主义


主张女性与男性并没有事实上的差异,女性主义实践在这一阶段主要分析什么是女性特别的治疗需要。


20世纪80年代中叶至20世纪90年代中叶:

差异/文化女性主义


认为基于生理结构而分配的角色和能力是公平的,要赋予这些角色和能力同样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今:

跨性别差异女性主义


从文化、社会阶层以及更加复杂的视角看待女性,意识到女性主义疗法也适用于遭受到性别歧视以及父权制双重压迫的男性以及其ta性别。


21世纪:

多元文化、全球化、后现代女性主义


来自以前被殖民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主义者开始影响北美女性主义咨询师的实践和理论,女性主义疗法更加多元化、全球化。


图片来源 | 《日本之耻》


04


女性主义疗法视角的重要转变


由于女性主义的多样性,有些人期许的「一个整齐划一的女性世界」也许是不存在的。在不同等级的女性主义咨询师内部也会存在挑战。


在女性主义疗法发展的第二阶段——差异/文化女性主义发展阶段中,《女性主义疗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rown&Root,1990),《女人生活里的种族歧视》(Adleman &Enguidanos,1995),《非白人女性》(Comas-Díaz&Greene,1994),以及《阶级歧视和女性主义疗法:计算代价》(Hill& Rothblum,1996)等作品都反映了这样一种视角转化:从将女性看成一个统一的性别群体到更微妙地审视女性的多重身份及生活经历。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咨询师开始考虑女性的生存环境,这次不仅是简单地考虑父权制,而且是放眼更具体的文化及出身背景。女性主义咨询师也开始思考,怎样利用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女性的经历来指导女性主义对痛苦应对模式的主张。」


图片来源 | 《隐藏人物》


05


女性主义疗法和其他理论是什么关系?


1.临床基础:


女性主义疗法的临床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咨询师应当把来访者视为一位有价值的人而非某特定诊断的样本的观点,以及他对咨访关系的强调,这些都为女性主义疗法开启了理论之门。但人本主义疗法框架不足以概括女性主义疗法的咨询理念,女性主义疗法咨询师开始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运动中批判性别关系。


2.联系:


女性主义疗法以来访者为核心来界定优质治疗的特点及疗效的这种模式使得它与其他几种治疗范式(例如人本主义、叙事疗法,以及多元文化疗法)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它们批判那些主流治疗文化对健康、痛苦、正常状态及咨访关系本质的臆断,这几种疗法都强调在治疗关系中为来访者赋权。本书作者劳拉·布朗认为,只要满足支持女性主义实践这个条件——树立女性意识,发展平等关系,为来访者赋权——这种疗法就可以是女性主义式的。


3.不同:


· 女性主义疗法没有一个确定的创始人,它是一个由草根女性主义者提供心理咨询而发展起来的范式。


· 不同于许多其他类型的心理咨询,「女性主义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模型并没有具体的治疗目标。取而代之的是,来访者和咨询师合作决定治疗目标。女性主义咨询师询问来访者的目标,并就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而提出建议;咨询师和来访者讨论、商议,并在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断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再次探讨这些已达成一致的目标。当来访者无法明确她们的目标时,治疗目标则变为帮助来访者发掘她们的愿景;女性主义咨询师并不会因为来访者缺少对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的了解,而将自己设想的治疗目标强加于来访者身上」。


图片来源 | 《末路狂花》


06


女性主义疗法的3个重要概念


1.平等关系:


女性主义疗法的核心,心理咨询中产生赋权的人际环境。心理咨询强调的是一种所有参与者均得到平等对待的关系。然而咨询本身就注定了权力关系的不对等,咨询师的每种行为的一个目标都是为来访者赋权。普通的心理咨询预设了权力的不平等,并缺少系统地改变此种不平等的决心。


女性主义疗法承认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并根据咨询师所认同的关于心理咨询实践的法律及伦理规范,追求系统化的策略,尽可能地削弱此种不平等。在心理咨询关系所提供的社会系统中,女性主义疗法努力将特权赋予寻求帮助的人,重视他们的声音、知识和经验。


2.去诊断化:撕掉标签


女性主义实践中,正式的心理测量很少出现,原因在于女性主义疗法假设:心理测量工具能够测出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病态的,却很少考虑性别、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地位的影响。在女性主义疗法中,诊断式的思考并不聚焦于给出一个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即DSM)中的诊断标签,即便使用,也是在与来访者充分商讨标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而据此也可以为来访者赋权。


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痛苦


痛苦、适应不良以及失控感经常被视为判断心理障碍的基本元素,而女性主义疗法将认为对生病、不幸、功能失调,以及其他为生活增加阻碍行为的主观体验称为痛苦,而非心理疾病。


「女性主义模型认为大多数痛苦的根源都是被个体内化了的压迫,而压迫者的声音很容易被误认为自己的声音。例如性别、年龄、性取向、残障、社会阶层或其他被父权文化建构的特征都属于对个人的心理限制,深深影响人们对自我的感受和认知,被压迫的个体日常生活充满了危险的信号。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阶级歧视、体能歧视以及一切歧视都在制造一个相对较小但恒定的心理能量消耗,将人的意识胁迫到生存极限。」


图片来源 | 《革命之路》


这种压迫可能是公然的,直接的;也很可能是多次微冒犯,隐晦的创伤等。以新闻媒体中屡见不鲜的性别刻板印象为例,新闻报道常常刻意强调某事故中的主角为「女司机」,却在对象为男性司机时刻意隐去性别。


女性主义疗法认为痛苦和失调的具体症状既是对压迫体验的反抗,也是解决无力感的尝试。女性主义咨询师可以理解建立在被父权制中被贬低的特质上持续失权的体验是如何导致痛苦的,而为了应对痛苦而进行的自我调节是如何导致功能失调的。来访者在咨询中难以名状的、说不清楚具体是哪件事情导致ta们「怎样都不对」的,正是日积月累的隐创伤。


07


如何实践女性主义疗法理念


实际上,在如今中国的心理咨询领域,性别歧视与压迫也随处可见,很多女性来访者依然会被随处可见、无意识的厌女氛围影响。


「一位咨询师是否实践女性主义疗法,不是由其对来访者施行的由理论模型驱使的具体行为决定的,而是由其对治疗理念的认识决定的。因此,女性主义咨询师所做的每件事,都应反映她对存在于更大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权力以及赋权的认识。


女性主义疗法从业者要先积极地了解,接着再粉碎人类意识中内化了的父权制。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在个体层面,女性主义咨询师需要通过分析性别、权力、社会地位/多重身份来理解人如何,以及为什么感受到痛苦及表现出功能障碍。


回到那次我与朋友的对话,也许下一次面对ta人的评判时,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不是只能接受凝视的客体,而是拥有改变的权力的主体。希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关注更大的社会环境,了解父权制下,如何理解每一位失权的个体的痛苦,如何找回ta们的感受力与权益,为自己赋权。


图片来源 | 《82年生的金智英》


本篇文章只对《女性主义疗法》进行了粗浅的整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还是推荐大家自己读一下这本书哦!我们的公众号暂时没有留言功能,如果你对女性主义疗法还有什么见解或希望了解的内容,可以给我们留言。


👆本文来自小悟生心理注了解更多彩虹心理学

REFERENCE:

劳拉·布朗. (2021). 女性主义疗法. 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文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作者:暂无简介

  编辑:Kepler

排版:Tommie、琳溪

封面图来源:《小妇人》






ReadMore


「我们都不合群」:重温《波西米亚狂想曲》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无性恋?」

伙伴、眼泪、陌生人:

在北同的第十年,为什么我不再叫自己为「小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